大伙用的是半两钱,顾名思义就是半两重,听着就觉得分量十足。去年朝廷捣鼓出个三铢钱,打算彻底把秦朝传下来的半两钱踢出历史舞台。

可是有关部门拿到三铢钱后越摸越觉得心里不舒坦。

三铢钱的“三铢”是什么意思呢,时人以二十四铢为一两,半两就是十二铢!

这代表新钱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,拿着感觉轻飘飘的,不踏实。

经过相关部门的反复研讨,三铢钱才刚上岗一年就下岗了,换成独占东西两汉货币舞台的五铢钱正式上岗。

所以东方朔说这第一批钱意义重大,还真不是空口白牙在胡吹。

霍善不懂这些弯弯绕绕,只觉得那带着点紫色的新钱瞧着挺好看,上头一面有纹理,一面没有,正反面非常好区分!

既然收了别人的礼物,那得回礼才行!霍善左翻右翻,从怀里翻出李长生给他做的竹哨子递给了过去,跟东方朔礼尚往来:“见面礼!”

东方朔:“………”

想到家中还有个小儿,东方朔笑纳了霍善的回礼,挥挥手朝霍善正式道别。

霍善揣好那几枚五铢钱往回跑,给李长生说了自己和东方朔“礼尚往来”的事。

意思就是,师父!我哨子没啦!想要新哨子!

李长生一听就懂,笑着应下:“一会给你做。”

霍善又跑去给他的哑巴师弟易知看崭新的五铢钱,说要和易知对半分。但是他说完又有点苦恼地皱起小眉头,不知五枚钱该怎么对半!

易知摇头,表示不用分,他用不着钱,要买什么李长生都会给。

霍善自己拿着玩就好。

见易知不要,霍善便对自家老实师弟立下豪言壮志:“等师兄以后有多多的钱再分给你!”

易知点头,对霍善以后绝不会缺钱这一点深信不疑。

他这个“小师兄”本来就聪明得很,做事又十分伶俐,村里的孩子都爱跟着他跑动跑西,天天盼着他出去领着他们玩。

等霍善长大了一定也会有许多朋友。

朋友多的人一般都不会缺钱。

师兄弟两个正说着话(主要是霍善自己说),外头就传来一声吆喝:“长生叔,您要的石料到了,您瞧瞧卸到哪里好?”

李长

章节目录